总站

 [切换城市]
欢迎来到中国小康企业网!

小康首页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聚势而起产业兴——代县关城联动、文体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6-27 11:40:37发布来源:小康企业网点击数:17

聚势而起产业兴——代县关城联动、文体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聂艳英 田静 忻州日报
2025年06月27日 10:22 山西 听全文 星标

614日上午,代县滹沱河湿地公园引擎轰鸣,百辆自驾车集结成列,一场盛大的“唱游山西·穿越边塞秘境”长城文化自驾之旅在此启程。

622日上午,雁门关山地越野跑赛事在代县雁门关景区启幕,随着响亮的哨声,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多名越野跑者冲出起跑线,在千年雄关的脚下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角逐。

图片

雁门关山地越野跑赛事现场。代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些以车轮或脚步丈量的文化远征,让参与者在挑战自我的同时,领略雁门古关、代州古城、黄酒酒堡等文化旅游景点的独特魅力,成为代县以关城联动、体旅融合、文化铸魂等系列活动为抓手,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经济转型:从“挖铁矿”到“挖文化”的华丽蝶变



千年代州,山河不朽。


当岁月的长河奔涌而过,代县宛如一颗被时光雕琢的明珠,静静伫立在历史的深处,见证着华夏文明的跌宕起伏。历史上,这里是赵国的门户,曾目睹战国群雄逐鹿中原的壮怀激烈;是汉室的要塞,听过霍去病挥师北伐、封狼居胥的金戈铁马;是大宋的边防,感受过杨家将血战守关的忠勇无畏;是朱明的重镇,历经朝代更迭,书写过无数英雄传奇。代县,这片承载着两千三百余年的古老土地,每一寸山河都浸润着历史的血泪与荣耀,每一块青砖都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

代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地下物产丰饶,特别是铁矿储量居全省第二,金红石矿名列全国第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代县依托丰富的铁矿资源,成为我省重要的铁矿产地,铁矿业也一度成为代县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随着开采程度不断升高,境内违法开采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损害,矿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铁矿业也成为代县经济发展的扼腕之痛。

图片

代州黄酒。冯晓磊

如何从单一的资源依赖型经济中突围转型?成为代县县委、县政府领导摆在案头、萦绕在心头的重要课题。聚焦代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把经济着力点从“挖铁矿”放到“挖文化”上,致力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一幅描绘转型之路的画卷徐徐展开。

代县立足自身优势,锚定构筑文化旅游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实施代州美食、特色民宿、基础配套、景区提升、文物活化、文创开发、非遗展演、人才培育、品牌打造等“九个方面”项目,积极打造“全国知名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品牌,全力推动代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雁门王酒堡。张存良

在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代县总投资26亿元的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展览展示为一体的黄酒酒堡、雁门王黄酒厂建成,计划于今年投入使用;代州古城游客接待中心、代州古城游客集散中心、非遗主题展示西城服务中心、古城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基本完工并投入运行;代州衙署展陈、古城亮化等项目正稳步推进;总投资2600万元的忻州市雁门关白草口长城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和总投资923万元的明长城“凤回头”保护修缮项目业已完工。

代县实施“人人都是家乡代言人”文化引领工程,全面营造人人“爱家乡、讲家乡、建家乡”的浓厚氛围,开展了6期文旅人才培训班,累计培训1万余人次,相关从业人员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4年,代县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34.14万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36.29%,累计门票收入5702.7万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36.81%。今年“五一”假期,全县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到15.4万人(次),较2024年的4.8万人(次)翻了一番还要多,酒店增加10余家,床位数量比上年增加一成多。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代县文旅转型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彰显了代县文旅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关城联动:文化名片叠加激发链式反应



雁门关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游客登上雁门关,沿着古老的城墙,可以近距离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领略边塞的雄浑壮美,亲身体验波澜壮阔历史的浩渺。雁门关作为代县的标志性景区,以其雄伟壮观的长城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也是代县旅游最亮丽的名片。

图片

雁门关。杨继兴

作为山西省六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代县自古以来便是州、郡、道、县的治所,在政治、军事、商业与文化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代县的文物资源多达444处,其中国保文物4处,省保文物13处。

县城内,有“万里长城第一楼”之称的边靖楼。这座古老的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宏伟的气势,展现了古代建筑精湛的艺术。游客登楼击鼓,可以领略“威镇三关”“声闻四达”的豪迈气势,感受古人戍边御敌的英雄气概。还有全国19座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之一的阿育王塔,其独特的佛塔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礼佛。华北地区最大的州府级文庙——代州文庙,则是儒家文化的传承之地,游客可以在这里参加祭孔大典、传统国学文化讲座等活动,深入体会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雁门关横亘在时间的隘口,诉说着华夏民族的戍边往事,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而代州古城则拥有众多的古建瑰宝、丰富的民俗非遗和质朴的人文情怀,二者在历史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特色上相互呼应,具有天然的联动发展优势。

图片

边靖楼。张存良

“关城联动”是代县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主要以雁门关景区为龙头,联动代州古城景区等周边景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在票务渠道上,代县通过推出关城联票、折扣优惠、减免优惠等活动,为游客提供实实在在的福利。今年以来,关城联动工作着力围绕研学市场展开。通过宣传推介、出台联动优惠政策等手段,让研学路线从启动到逐渐火热,得到旅行社与研学机构关注,并与景区建立联系准备发班。该县还将关城联动的范围扩大到“名关、名城、名将”,并积极与杨家将忠武文化园进行联动宣传、联动活动。

代县突出“关”“城”元素亮点,注重线上线下同步联动,用网络流量带动线下客流量,形成了多平台“声”高“势”广的宣传覆盖效果。依托抖音、视频号、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关城联动”“三关联动”“童话里的非遗古城”等主题持续发布景区各类宣传视频;利用微信公众号持续发布各节假日景区活动攻略,为游客出游提供指引;持续进行直播,每日在直播间带游客“云游”雁门,为游客答疑解惑,提升粉丝黏性和线上曝光度。今年春节期间,各景区邀请众多旅行达人实地探访,发布多条推介图文及视频,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网络曝光量。

图片

雁门关景区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雁门关景区供图

如今,雁门关景区与代州古城景区已经形成“高度默契”,在各个重大节假日均推出关城联动活动。今年春节及元宵节期间推出关城联动“寻年味集五福”活动;“三八”妇女节推出“致敬她力量,关城联动女性免票游活动及文艺演出活动”;清明假期推出“萌娃十二花神巡游、杨氏祭祖大典活动”;五一假期,“哪吒天团”空降雁门关及代州古城,瞬间成为最靓“明星”,人气爆棚;端午假期,推出背诵《离骚》免门票活动,游客参与热情高涨,纷纷表示在历史文化名城感受到了文化的价值。

关城联动带动了代县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为代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集大原高铁“雁门关站”的开通,代县的关城联动迎来了高光时刻。以高铁开通为契机,代县召开了“高铁赋能关城联动雁门关景区代州古城景区2024年答谢暨2025年旅游推介会”,全方位向旅行社客户、媒体、达人等展示代州之美。通过冠名专列,在高铁、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影院等投放广告,紧抓重点流量入口和重要节点,不断向游客“种草”,提升品牌曝光度。

融合推进:构建文、体、酒、旅多元发展大格局



千百年来,代县历经风雨洗礼,却始终坚守文化根脉。

1988年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到1994年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再到2008年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代县在历史的长卷中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

图片

代县非遗面塑。代县融媒体供图

截至2024年,代县共有非遗项目10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2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55名,其中国家级2名,省级18名。这些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为代县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代县境内的长城资源同样丰富。战国赵长城、汉长城、北齐长城、北周长城等,总长度达4.8万余米,明长城新广武至白草口段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它们宛如一位饱经风霜却又风华绝代的长者,向世人诉说着往昔的荣光与梦想。

代县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其自然景观同样令人陶醉

小康视频

小康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