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而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提出了指引性、框架性建议,并为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第一个阶段提出了更加清晰的发展蓝图。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21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了重点任务,为确保2021年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指明方向。
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规划《建议》为纲领,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指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重塑竞争新优势,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带来短期冲击,对全球经济造成全方位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2020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这是我国经济自1992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季度性萎缩,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第三产业增加值这三项指标分别同比下降16.1%、6.4%、5.2%。从本质看,此次疫情引起的短期经济下行,主要是由非经济因素引起,有别于经济周期支配下供需基本面发生根本性变化导致的常规经济危机。
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全球疫情蔓延情况下率先实现复工复产。从2020年3月份开始,月度宏观经济数据呈现逐月向好态势,二、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3.2%、4.9%,前三季度同比增长0.7%,扭转了上半年下降局面,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0.9%、0.4%,全部为正值。这些都表明,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走在全球前列,彰显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显著制度优势。疫情冲击作为外生偶发因素,不会根本改变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会根本改变中国经济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事实,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客观趋势。
从全球看,世界疫情已经从多点暴发到全球蔓延,甚至有些国家再次出现大面积感染等情况。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等均遭受重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年10月13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萎缩4.4%,发达经济体衰退程度最大,预计收缩5.8%,其中美国、欧元区、英国分别衰退4.3%、8.3%、9.8%,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收缩3.3%,是近60年来首次整体收缩,中国将是202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2%,降幅或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下降幅度。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同比下降49%。疫情笼罩下,世界经济步履维艰,已经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程度最深的经济衰退。
二、中国经济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面临现实问题和短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挥劳动力等要素低成本优势,抓住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机会,形成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发展模式,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推动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迈入全面小康。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很多方面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较为突出,航空、材料、信息硬件、数控机床、医药等领域很多关键环节存在短板;体制机制方面,这些年来,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下一步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才能保持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动力;资源环境约束方面,能源消费结构单一,化石能源的大量燃烧使用导致生态系统较为恶化;人口红利减少方面,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与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加重,年人口出生数从2016年开始已经进入下降通道,60岁以上及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重均明显上升,传统劳动力优势正在被其他新兴经济体超越,经济发展亟需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从外部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调整,世界经济延续分化发展态势,国际力量对比呈现趋势性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疫情导致各种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倾向增强,国际经贸领域合作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全球治理体系有望延续变革趋势,各国协调合作与博弈竞争并存。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深刻调整,能源治理体系仍有待完善。全球制造业、能源、技术、金融、物流等供应链以及全球消费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一些大中型经济体可能会实施“产业备胎战略”,把确保供应链安全上升为重大系统性风险。
(二)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向好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规模持续扩大,具有强大供给能力、适应能力、修复能力,经济发展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着眼“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发展基础牢固雄厚。我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连续多年达30%左右,拥有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为完备的产业链,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占据全球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达28%,接近美日德总和,拥有1.3亿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无论是稳产保供还是转产防疫物资,无不体现了中国制造强大高效的生产能力、配套能力和应变能力。综合国力优势稳步增强,意味着抵御短期冲击、应对风险挑战能力进一步提高。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中等收入群体有4亿,是全球最大最优潜力内需市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已经超过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是57.8%,但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还在不断扩张。同时,人们对消费质量和层次要求持续上升,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电子信息、远程医疗、健康养老、社区服务、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新模式将逐渐成为居民消费的重点和我国消费的新增长点。
新动能在持续聚集。一是产业升级创造新动能。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2019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2.7%。数字经济动能大幅释放,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达到36.2%。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发展新优势。二是区域协调发展孕育新动能。“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加快实施,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正在逐步形成。三是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动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突破60%,未来30年还有30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平均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400万。城镇化、旧城改造以及新农村建设还将显著带动基础设施、制造业、公共服务等全方位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发展。
制度优势得天独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充分体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面向未来,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提供有力保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得到充分彰显,实践做出了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三、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向“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蓝图,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我们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我们必须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找准关键点和着力点,使新发展格局变为现实、落到实处。
(一)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高端引领、成果转化和释放创新潜力等方面下大气力,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提高关键技术、重要产业链的可替代性和抗冲击的韧性,有效对冲外部不确定性,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推动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
加大基础创新投入。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尽管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2%,总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但投向较为分散,一些需要长期投入的基础研究领域缺乏足够投入,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长期徘徊在5%,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多为15-20%的差距较大。要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明显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在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领域集中力量联合攻关,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突破“卡脖子”技术问题。
打造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大科学装置和能源、环境、大健康、人工智能等研究院所建设,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研发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要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应用研究。依托我国市场优势,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特别是大企业支撑引领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特别要积极鼓励我国国有大企业建立国家级的重大科技实验室的建设,引领行业重大科技技术的重点突破。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组织高校开展面向重点行业企业的定向招生,对接市场需求。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更加积极开展国际教育、科学、技术等交流合作,在开放条件下促进科技能力提升。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勤于和善于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借鉴相关经验,结合自身创新创造。
着力推进产业创新。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制造、智能制造转型,促进产业模式从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重构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运输、消费等各个环节。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继续推进“互联网+”,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商旅文体协同,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探索建立“新基建+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开展强链、延链、补链。通过发展创新链引领产业链升级,进一步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要发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和合理质疑。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营造有利于自由探索、催生重大科学发现的机制和文化,推动创新创业创造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地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潜力,特别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创新者得到正向激励。鼓励一切有益的创业活动,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实现供需良性互动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推动我国经济强起来的关键步骤。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与此同时,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始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同时,我国在电网、公路、铁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需要加快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建设大型区域性海河陆空物流联运基地(枢纽),打造全国统一物流大数据平台,实现物流运输降本增效。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区域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要逐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加快交通、水利、仓储、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释放农村农民需求。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镇、特色村落,发展城乡文化旅游产业。统筹城乡管理制度,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推动中小城市做“实”、大城市做“强”,明确不同规模城市功能定位,促进协调发展。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建设为重点,发挥人口在500万以上、辐射带动功能强的中心城市作用,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构建以超大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多重嵌套、分工协作的新格局,形成一批新的增长极。要推进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同城化、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城市间、地区间的功能布局,推进圈内城市间、地区间全方位开放合作。要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促进西部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加快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补齐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等机制,优化区域分工、深化区域合作,更好促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
多措并举扩大内需市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必须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要进一步促进更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努力使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支撑投资和消费。合理增加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供给。通过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切实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稳定和扩大消费需求。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中央和各级地方公共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
(三)努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一方面,我们必须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形成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另一方面,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以高水平开放反制“逆全球化”、以改善营商环境反制“撤资论”、以超大市场吸引力反制“脱钩论”,建设全方位、高水平、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体系,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坚决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落实扩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工作部署,进一步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激活各类要素潜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除个别特大城市外,逐步放松城市落户限制,畅通人才流通渠道。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坚决扫除阻碍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制度、观念和利益羁绊,以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为重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决破除制约包括民营和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针对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要有效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要策划举办各类大型国内贸易恳谈会,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对接不同消费需求,激发潜在消费活力,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加快运转。
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方向,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体系。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完善金融支持创新的政策,发挥资本市场对于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强化普惠金融服务,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增加活力。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
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经济特区、开发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前沿高地作用,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在更高水平上引进外资。要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加强基础设施、产业技术、能源资源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品牌、装备和服务“引进来”“走出去”。坚定不移推动金融业稳妥有序开放,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聚焦能源、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推动沿线地区联动发展,促进与海外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各方面交融合作。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加大建立和扩展边境自由贸易区发展,打造富有特色的国际化边境贸易口岸。发挥沿线地区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的先天优势和互补性特点,积极推动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构建区域和全球能源互联网系统建设,实现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各国电力需求。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继续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积极参与国际治理,提出“中国方案”。坚定奉行多边主义,巩固完善多边合作机制和组织建设,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谈判,推动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新体系。培育优秀国际化人才队伍,推动政策支持我国机构发起和参与各类国际组织,构筑国际合作新平台,发挥新时代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
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异常艰巨。我们坚信,只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动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一定能够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巩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奋力实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规划蓝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郭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