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切换城市]
欢迎来到中国小康企业网!

小康首页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忻州古城,我的母亲!

发布时间:2020-06-27 15:32:28发布来源:小康企业网点击数:1817

我是一名律师,打从而立之年始,便走过长江塞外、南北西东,自然也到过许多名城。三十余年过去了,如今已是年近古稀之老翁了。在我的情河里,世上所有的城市均不能与忻州城相媲美,道理很简单:忻州城是我的故乡之城,母亲之城。

北门瓮城,我的故乡。

1948年,忻州解放前夜,源于外祖父的引荐,父母亲自力更生,忻州城携手谋生。居住在忻州城北门瓮城的西房内。外祖父自幼拜师学艺在食品行业--“秀容脆饼行”,是一个打“干馍馍”、“邪尖子”、“扭丝饼”(忻州名吃俗称)的手艺人。这家“秀容脆饼行”就设在忻州城内学道街牌楼右侧。当是时,我父母均为外祖父的临时帮手。

父亲勤劳、手巧、憨厚的特质,转瞬之间,便赢得了同僚的高度信赖----“三义车行”就在那年的端阳节,在忻州城南北大街诞生了。三义,三义,三位志同道合,讲义气、重情缘的同龄人是也。他们三人一拍即合,“合资”兴办了一个修理自行车的小门市部。三人之名曰:我父亲姜沛、南关村的杜亮根、后郝村的侯申未。杜侯二人均比我父亲年长三四岁。那个年代,忻州城解放不久,新中国尚未成立,经常看到的自然是小日本国生产的“生茂”、“富士”牌自行车。

建国以后不久,由天津市自行车厂生产出了“飞鸽牌自行车”、那时候,忻州人常说的顺口溜:“飞鸽车子胜利胎,后面就把老婆带”即源于此因。这个“胜利胎”正是当年最富盛名的自行车内外胎了。此后又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上海自行车厂生产的“永久牌自行车”、“凤凰牌自行车”;东北长白山自行车厂生产的“白山自行车”......再后来的忻州城“三义车行”同仁们经“公私合营”,逐步演变为“忻县手工业管理局下属轧板厂的工人”。此为后话。

1952年正月,我出生在北门瓮城的西房里。为了铭记忻州瓮城,外祖父特意将我取名“姜诚”,诚者,城之谐音是也。我在瓮城居住了七年,总以为那就是我的故乡。19583月间,因北门瓮城拆除,我家在急匆匆之间,临时移居至丁字街口之南侧一处商家院落。我母亲对那个北门瓮城颇有特殊感情,临别时,将窗户上的一个比较完好的玻璃框子慢慢取下来,装入全家人的照片以避嫌,似乎很有理由地把它当做照相框带到丁字街。那年月,丁字街正是忻县城最为繁华的地段,南端是丝绸缎锦店,棉花店,糖酒副食店,肉铺店、小炉匠店等等云集的地方。丁字街口的标志性建筑自然是那座雕梁画栋般高高竖起在南北走向的牌楼。说到繁华,相当于太原市的柳巷开化寺。

那一年秋天,我们举家再次迁移至东街锦衣巷9号院。那是一处地主老财的古式院落,一进三串院,房主人李劳城先生居住在中院,忻州城里,远近闻名,无人不晓。李先生长长的白须,微胖的脸庞,戴一副圆圈型眼镜,拄着一个龙头拐杖,一看便知是一名开明绅士。我们家居住在此院第三院落之正房里,美其名曰:“经租房”。

1959年秋,我年满8虚岁。“孩子该上学了”母亲絮絮叨叨地对同院居住的两位表叔说:“你们带上你侄儿去东街二完小报名吧!”当是时,两位表叔在两年前就成为东街二完小的学生了。两位表叔异口同声地说:“好!”次日便带着我兴高采烈地去报名。

“瓶子”和“盅子”的故事。

东街二完小就座落在原来的“城隍庙”大院里。我随着两位表叔跨过马路,一会儿就来到东街小学校,源于我的祖父与校长很熟悉,我的报名规格自然高了一些,是校长亲自接待的,他是忻县西曲村人,名叫马子良,是赫赫有名的“忻县第二高级小学校”校长。马校长很是热诚,与我攀谈了一些他与爷爷的往事,不断问这问那,一副亲如老家长般的样子。登记报名的是另一位女老师。

“姓名?姜诚。父母亲姓名?姜沛,党林鱼。籍贯,也就是你家祖上是哪个地方的人?忻县西门外的北村。居住在哪条街?哪个院?东大街锦衣巷9号院。什么成分?我答不上来。那位女老师提示我说:是中农?还是贫农?当是时,我哪里知道什么是成分?老师所说的意思我误以为是“盅子”和“瓶子”的说法。顺口说:哪个好?老师说:“你报得小一点吧!”哦,我心里想,那就“中农”吧。因为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盅子”自然比“瓶子”小得多啊。有谁知,自那时起,我家的成分就是“中农”了,一直延续至今。

那年月,街道办事处对忻州市民还是很关照的。我母亲被安排在“东大街三八鞋厂”做针线活儿。地点就设在忻县东街小学校稍靠东边斜对面的南房里,里面围满了阿姨,或设计、或衲底、或制帮......制作出各种黑蓝色“老汉鞋”、“青年鞋”、“女青年鞋”......

有一天,东大街街道办事处的一位姓毛的阿姨呼唤我母亲去参加街道居民会议。传达会议的主题:一是布置街道居民必须参加“扫盲”(扫除文盲)学习方面时间、地点等具体安排;二是拟定党员学习制度。我母亲认真地聆听了毛阿姨对扫盲工作的安排事项。而对党员学习事宜则十分慎重地声明:我叫党林鱼,姓党,不是您说的“党员”。不知为何,毛阿姨还当众表扬我母亲实事求是的风范和态度。许多年以后,我方领悟:建国初期,亦有自己说是共产党员的,此后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共产党员”,没有任何人予以否认。这也许是那个年月里特有的一种时期性特点吧。

我母亲太聪慧了,她利用每天傍晚的时间,就在“三八鞋厂”的车间里,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扫盲学习”,便可以流畅地读报纸新闻,讲时事政治,进而检查我的小学语文作业......

我被分配在东街二完小第61班,班主任是闫淑贞。说到闫淑贞,忻州教育界无人不晓,鼎鼎大名,她是忻县南合索村人,居住在忻州城草市巷泰山庙背后最大院落的正房里,北京燕京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校毕业之后,分配到忻县二完小任教已满三年,全国模范教师之一,高挑的个头,很长很长的辫子,越过膝盖,长相十分漂亮。我庆幸,我遇到了好老师,满口普通话,抑扬顿挫,津津乐道;待人有貌,处世有方......我把它视为老师妈妈!

不久,我被闫老师任命为“班长”。每天不仅仅提早用老师交付的钥匙打开教室门,还要负责课间操喊操,下学组队喊队,检点同学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和校园,收发作业,组织课外活动......这个“班长”的头衔,似乎十分得意。忙忙碌碌,乐在其中。下半年,我就可以替闫老师书写“课程表”了。自然间,我成为老师的得意门生之一。

这一年,我被评为“三好学生”,闫老师把“三好学生奖状”十分庄重地递在我手中,在所有同学雷鸣般的掌声中,我手捧着奖状,把它贴在胸前,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心潮澎湃了许久许久......

回到家里,父母亲自然是乐上眉梢,亲自把我所得的“三好学生”奖状端端正正地张贴在我家的正面墙上,逢人便乐呵呵地说:“这是我儿子得的奖状。这是我儿子得的奖状”。父母亲那个兴奋劲儿,不亚于世界奥运会上的金牌获得以后。外祖父端详着奖状,笑添了皱纹,笑弯了眉毛,那笑眯眯的样子,迄今记忆犹新。

“学习好、身体好、劳动好”。三好学生奖状上面的字样和内涵鞭策着我。第二年又一张同样的奖状张贴在正面墙上......

忻州文庙印象

忻州城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她。忻州文庙,高大宏伟,金碧辉煌。她是忻州文化繁荣的象征。正门就设在学道街口稍向东朝北坐南宽绰的地方。南边是青绿色的九龙壁,自西向东,一字排开。我不知多少次,用手抚摸过她,晶莹剔透,琉璃光滑,自然是忻州人民的骄傲。其文物价值,自然不比“大同九龙壁”有丝毫逊色,遗憾的是忻州文庙的九龙壁在文革期间被“破四旧”了,源于此,也就显示出“大同九龙壁”的盛名罢了。

记得很清楚,1976727日,河北唐山市发生7.8级大地震。一时间,震惊朝野。时年我25岁,是一名乡下初中民办教师。听说了唐山大地震的爆炸性新闻。不免对唐山市受灾人民产生了强烈的怜悯之心。当时我之家境自然十分贫寒,但我还是发自肺腑地,总想对唐山人民之不幸遭遇,给予一些力所能及。这种想法,持续了不几天,忻县人民政府把部分唐山大地震遇难之伤民、灾民,迁徙至忻州养伤,地点就设在忻州文庙内。因为,文化胜地,地面宽阔博大,殿堂巍峨庄严,风景秀丽,雕梁画栋,甬道石廊,陈列室可以腾出来让伤员们居住,比较适宜伤者养伤的优雅环境。

我记得是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只身来到忻州文庙院内。找到这里当时的一名负责人,将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一元钱,递在他手中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志愿对唐山人民捐助一元钱,这个钱虽然微不足道,却是我当老师的工资省下来的。请您代我送给他们。”我那时的工资是每月24元。那个男同志大约五十余岁,黑黑的脸庞,手中夹着一支“丰收牌香烟”,只见他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只觉得他很有力气。然后很热情地示意我坐下。问我:“你叫什么名字?在哪儿工作?”我,望着他,什么话也没有讲,转身走出他的办公室。一种自信、忘我、良善、友好、满足的滋味呀,甜蜜蜜地,一直温馨了许久许久......

那时候的忻州文庙,实在是忻州人民的骄傲,她悠久,她庄严,她瑰丽,她作为国家文物无可挑剔,那殿堂的巍峨高大,气势宏伟,她在我心中是永恒的,永恒到总想梦中再见,永恒到总须仰视才见。可惜呀,此后一把大火,忻州文庙“千古流芳”了。实在是忻州人民的耻辱和遗憾......

忻州城墙“九里十八步”的记忆

1962年,我初小三年级。国家政策变更,父亲工作变更。小小忻县城部分市民所经历的“六二压”(返回原籍务农,支援国家建设)开始了。我们全家顺应时势,迁徙至忻口石料厂所在地的小小南铺村。自然,我也转学至“南铺初级小学校”。至此,我与忻县城远隔三十公里。对忻州城思念的那个滋味儿是刻骨铭心的。我思念那里的院落、街道和柳林泊儿戏水时的童歌稚语;思念那里的同学打闹,捉迷藏时的神秘;星期天应同学亲戚之邀,去六家庄菜畦里吃西红柿的甜蜜;促膝读书时教室里的桌凳、黑版和晚自习写作业时的煤油灯光......

临别忻州城之前,我与几名同学相邀,在一个星期天上午,从东门城楼由北向南的登阶入口处,第一次登上了母亲版的忻州古城墙。执意绕一圈,以作心灵的念想。

我们边玩边走,不觉已近中午,看看日头,满头大汗,漫步在西门城楼高处落脚点,那上面尚有零落的椽檩,绿色的断痕雕砖,黄色与蓝色的残余瓦砾,尤其是“兽嘴”,看起来,虽然破烂不堪,然而细细品味却风韵依然。我情不自禁间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能把这座城楼连同东门城楼一起复修起来,该有多好啊!

早已过了饭点儿,母亲十分着急。莫不是儿子心情不好,躲到什么地方去了?于是乎,很快组织了“搜救队伍”奔赴四面八方。搜救队伍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我同院居住的两个表叔,他们在北门城楼向东的地方找到了我们。

回到家中,母亲哭了,眼泪像断线珠儿往下淌......,唯有外祖父“善解我意”----拍了拍我的肩膀,抚摸着对我说:“润狗,这个忻州城墙呀,看起来没多远,实际上是九里十八步啊,可远啦!快给姥爷打酒去吧,姥爷今高兴,喝它三盅。”

长大以后,我才晓得,亲情是如此的无私和重于泰山。全家为我多担心啊!多牵挂呀!当他们“找”到我以后,姥爷高兴到要喝酒,母亲高兴到热泪横流,说不出话来......

至此,我明白了忻州城墙四围长度将近十华里,五千余米长啊!有了这个故事,也就有了我对忻州城墙更加深厚的质朴情感。以致一直延绵到今天。

迁徙忻口石料厂驻地之前,母亲将我的奖状从墙上小心翼翼地摘下来。正好在整理相框时,后面的硬纸版坏了,于是乎,将我所获的奖状,垫在相框后面作为保护和铺垫。一直保存到现在。我1960年的“三好学生奖状”之所以能够完善、崭新地保存到现在,将近六十年啦,实在是一种天意。天然的爱意。我把它视为珍宝,神秘地珍藏在我的“书橱”。隔一段时间便拿出来看看。我也老了,如此怀旧了。也源于这些情节,我心里十分惬意。

殊不知,那时节的东街二完小是忻州久负盛名的学堂。并不比如今的“忻州一中”有丝毫逊色。校门口有一巨大的围壁,犹如椭圆形照壁,上面用砖雕石雕雕刻着龙飞凤舞,麒麟走兽等各具情态的图案,因为我尚年幼,具体图案是些啥记不起来了。还记得学校大门依然是“城隍庙”的庙门,进入校门,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大堂,也就手握入学报名的地方,全部是土木建筑,十分富丽堂皇。穿过大堂就是学校的教导处,教导处设在学校致高处,玉石栏杆,需登阶而至。两边各有松柏树,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两边是庙堂式的教室。书声琅琅,清脆的上下课铃声,迄今回响在耳边......

校门围壁外的南侧是专供行人马车行走的大路。遗憾的是,我的绘画技艺尚缺,总想把母校的模样画出来的夙愿,一直隐藏在心田。但有一个信念,我还是如愿的,那就是我的启蒙老师闫淑贞在我离开东街二完小之前一年病倒了,一直在忻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静养。住忻州城,我月月要去看望她;牵南铺村,我年年要去看望她;当教师、做律师更不用说。学生不能忘却老师,老师不会忘却学生,他是我的老师妈妈。这种诚挚的师生情缘是那样的不可替代,至自他老人家82岁时在忻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去世。细细回忆,闫老师在医院度过了55个春秋,是忻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的呵护,是忻州教育界同仁的关照,是忻州她所培育的弟子们的爱意,让她超越时空,从26岁病倒卧床,到82岁离尘,多不容易呀。老师去世之后的第五天,我为老师在殡仪馆主持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用一颗儿子般的爱心和敬意,祝她老人家一路走好。

如今闫老师的骨灰盒安放在金山陵园里。我为我有如此坚贞、如此风骨、如此聪慧的启蒙老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尤其是闫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做事,怎样做人。他所传授给我的汉语拼音是最为宝贵的知识财富。我可以骄傲和自信地说:“我是过关的。小小汉语拼音,对我以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历程,十余年的教师生涯,三十余年的律师工作所起的巨大作用,也是用语言难以形容的”。

今朝昨日忻州城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忻州城的变化与祖国同步,可谓日新月异。

“野史亭”“遗山祠”重修;秀容书院、文昌寺、泰山庙、财神庙、关帝庙刷新;原先的忻县招待所一瞬间变成秀美的公园式餐厅;东门城楼再现昨日风采;古老忻州城四合院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角楼、望楼傲立云端,如同“贞观之治”;西门城楼正在运筹重建之中;灯火辉煌,群星璀璨;城楼高处,群燕绕旋;可喜呀,南关村出现了“诚信源”,卧牛城拥有了“程婴路”,新时代打开了锁钥城;“七路四桥飞彩虹”,“五馆一院建设中”;云中河公园,人民公园相映成趣,碧草连天;牧马桥头,唐风宋韵,秦砖汉瓦;古色古香的四十八副楹联悬挂在“四楼四阁”,让游人流连忘返......

秀容书院的又一个春天来到了。忻州人民的幸福生活来到了。不久,这里将是最具新时代特色的新型旅游城市。

我期待,我欣慰。因为祖国在我心中,忻州在我梦中......

我想试着回忆一下当年的《忻州城儿歌》

忻州城,真有名,四面城墙八座门。

九龙壁,文庙雄,凌云楼阁正当中。

城壕堰,瓮圈城,铁索吊桥锁钥城。

南关卖的白菜葱,北关摆的好凉粉。

东门城外双流抱,西门洞里有神灵。

八座门底香粽粽,四座城楼挂红灯。

遗山古祠大街上,乡下韩岩野史亭。

文庙正殿拜孔子,城隍庙里刮贤风。

关帝庙前三叩首,火神东西南北中。

泰山庙里黄飞虎,财神庙里赵公明。

南北大街石铺道,独担山里是源踪。

整个忻州城墙石,风雨冲刷不变型。

石狼巷,周家巷,打磨巷中有水井。

十字街,草市巷,兴国寺中佛教僧。

兴寺街,梦楼旦,秀容钱庄大石门。

二道十字主事巷,三道十字有裁缝。

往南通街养神巷,往北通街槐树根。

街道一百七十条,数不胜数数不清。

秀承燕赵忻州城,城鼎春秋景贤门。

新兴永丰拱辰门,秀容书院读书声。

忻州八景人称颂,香山红叶有盛名。

独胆游春祭仙人,青松伞盖在冯村。

阴山吃石藏轶事,陀罗避暑跃黄龙。

东岩夜月禹王洞,金山六洞尉迟恭。

双乳浮楼漾奇村,石岭晴岚石铺云。

古老忻州多秀美,一草一木最关情。

南绛北代都不赖,最美还是卧牛城。

也许有些字句不一定如当年那样准确,但是,回忆起来还是那么情景如昨,一泻千里......

忻州古城,我的母亲;北门瓮城,我的故乡。、

小康视频

小康图库